9月4-6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承办的202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3.8万平方米的展区汇集了700多家展商,范围涵盖了能源、石油化工、煤化工、基础化工原料、特种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以及技术与装备、包装及储运物流、安全环保及智慧化工与智能制造等领域,众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装备令人耳目一新。
展会上,海外客商对一些新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驻足于展台前向工作人员索要资料、询问产品性能。
穿梭于各个展馆,记者目光所及的不仅仅是展台上精致的产品小样、炫目多彩的展板、形态各异的设备以及逼真的园区沙盘模型,还有各大特装展区亮眼的灯光展示牌上频繁出现的“绿色”“低碳”“智能”等字样。
记者了解到,这些关键词正是各大展商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业竞争持续加剧以及双碳目标约束性加强的大背景下,中国化工产业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点聚焦于绿色化、低碳化与智能化等关键要素上。而其背后真正的核心支点正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未来10年,化工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周期。全球化工企业竞争力将重塑,国际领先的化工企业都将转向寻求新的科技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也不例外。只有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发展,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上取得突破,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CEO黄音国在同期举办的论坛上提出的这一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企业的发展一定是依靠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企业就没有发展的源动力。也只有创新,才能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安全、环保、低碳瓶颈。”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仇金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介绍说,公司自主研发的3万吨/年漂粉精工艺路线是现有装置规模的6倍。在装置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安全环保、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因为生产的集约化而得到大幅提升。
在上海华谊集团的展区,一块写着“同位素”的蓝色展示牌引起了观众的好奇,现场工作人员叶展宏介绍说,稳定同位素技术是化工行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同位素标记物作为示踪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生命科学、农业科研、环境科学、分析测试、半导体芯片等领域。目前,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突破了系列稳定同位素原料富集及其标记物合成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展台上摆放的低氘水、18O(氧同位素)水以及15N(氮同位素)、13C(碳同位素)等示踪剂产品均是已经商业化的产品。
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展台上,摆放着包装盒、塑料袋等样品,看起来与普通聚烯烃塑料制品无异,但它们却是用煤基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制成的。“这个产品具有全生物降解性和高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也很好。关键是它可在土壤、海水等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不需要特殊的堆肥条件。”公司销售负责人王超告诉记者。
据悉,该公司聚乙醇酸工艺路线采用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聚乙醇酸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提高2~3倍,而生产成本与普通塑料接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已投产的5万吨/年生产装置目前处于满产状态。
除了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展会还展示了装备的技术创新与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升级的新进展。
在智慧化工与智能制造展区,江苏汤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带来了4台新型包装设备。其中,三排推灌装机旋盖机,与传统灌装设备相比,不仅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精度高,而且还提升了1/3的灌装效率,降低了10%的能耗。“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强投入。目前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实用性专利260多项,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产品多达数百种。”江苏汤姆集团化工包装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洋对记者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化工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需要,我们还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灌装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尽管今年经济形势严峻,但公司8月份的销售却创了历史新高。”
泵是流体化工行业最常用的设备。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展台上摆放的水平中开两级输油泵却与众不同。这是该公司专门为仓储油库推出的一款新品,仅用2级叶轮就能实现大流量高扬程的油品输送,设计参数完全按照仓储领域进行定制,可全部实现高效区运行,而且占用空间小,维修方便。该公司品牌经理刘晓宇表示,大耐泵业已经有70年发展历史,公司之所以能在行业发展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创新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也为客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空气产品公司展台,除了传统业务的展示,该公司也推出了低碳转型方案。过去1年,该公司宣布支持能源转型项目的重大资本投资,承诺投资110亿美元于清洁能源转型先行项目。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022财年,公司研发费用的70%投入于可持续发展及能源转型相关研究。过去3年更是在可持续发展及能源转型领域申请了80余项新专利,这些技术可帮助客户每年减少8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展会还专门设立了化学试剂专区。30多家化学试剂生产企业集中展示了新产品和新技术。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吉喆告诉记者:“化学试剂虽然产量小,但品种多,品质要求高,属于一种战略资源,服务于科技研发和国民经济各领域,在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不可或缺。因此,行业在解决共性技术、替代进口方面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在存储、运输、安全生产许可等管理制度上也需要有适合行业发展的创新举措。”
3天的展会走下来,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自主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既是国际形势所迫,也是企业自身发展所需。无论是大体量的国企还是中小型民企,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价格内卷没有出路,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唯有潜心创新才有未来。
关于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更多信息,可以点击官网查看:www.icif.cn